《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》读后感

关于自己阅读过的研究、探讨国民性的回忆

相信很多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,在上世纪90年代读完的初、高中,国民性这个词是从鲁迅先生哪里习得的,于是,阿Q、祥林嫂、狂人、九斤老太、闰土……等等一系列代表国民的人物形象变植根于脑海,随着世俗的成长,也颇增长了一些阅历,进入现在也读了一些不同的视野,比如读孙隆基先生的作品《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》,让我理解到了“他律”这个非常关键的词汇描述。乃至胡适先生的作品。我不知道,张纯如女士的《南京大屠杀》算不算,但是里面讲到的情节将我震撼到了。细极思恐。

我自己隐隐约约的也在探索着周边的人性,比如亲人、同学、发小、朋友、同事,以及打交道的业务来往的人、社区的人等等,文化在其中究竟影响有多大,也在困扰着我。很多时候,我无法理解周边的人的想法,比如面子,比如虚荣,比如爱国,比如没办法的深逻辑。每当我和人谈起的时候,我总是被教训的那一方,让我去学会顺从,“你改变不了任何事情,你只能顺着走。” 可惜,我是一个愿意花时间去挖源头的一个人。

这本书,便是其中之一!我苦苦搜索到的探讨国民性的非正式学术著作。

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打动我的地方之一

“顺民”,那种对于准备在任何公权力、暴力、不合理现象面前低头的人们,无论何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私、冷漠和麻木,这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

作者根据自己的亲历的一些现象,以及读书、新闻等听到的“匪夷所思”却又“司空见惯”的事情,想探究一下为什么会这样?究其原因在哪里?“哀其不幸?怒其不争?”并非是作者的本意,只是希望以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,能够冷静的分析问题的原因。

我个人也有类似的想法,但是没有国民性这样的高度。我是对于职场中、生活上遇到的事情,想不明白。比如我在文章《那些人性中的恶》 所记录的,他们为什么会迷失?最后堕落成那样子?这些都是我努力去苦苦寻找答案的悲惨现状,是制度?是文化?是人性?

本书的脉络

以中国3千年的朝代史来叙述的:春秋、先秦、秦、汉、魏晋、隋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的顺序走过来的,从制度、文化的角度来尝试给出“国民性”的答案。并最后描述了民国以来,妄图改造“国民性”的文化和政治人物,最后以悲剧结束。其中,作者还对比了西方,以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西方“国民性”。

历史积淀说,可能是作者潜移默化的一个,也就是说现在的某个人的、或者某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国民性是中华三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扯?但是,似乎又有一些道理。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载,本书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,很多地方具有作者的主观色彩。

如果有那么一个人,活了三千年,历经了各种残暴,死了N次,一直未曾反抗过,一直在鼠目寸光、苟延残喘,冷漠、自私、麻木,不具有对正义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能力,在得过且过,默默的承认现状,不思考未来。永远在周边的二亩三分地勾心斗角……

结语

作者表现的非常的无奈,只能尝试去描述出这样一个现象,却给不出答案来。我这边摘抄一段以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,无奈通常让人有些绝望,但你不得不去拥有希望,找到根治的良方。

在现代化的外衣之下,传统中国的内核正在如几千年前一样安详地、不动声色地可怕地静静旋转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错,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变幻莫测、光怪陆离。这种错综复杂,不但让外国人迷惑,也让中国人眩晕。世界诸重要国家中,只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最为崎岖曲折,多次重复缴纳高昂的学费,依然在同一个地方不断跌倒。西方国家的事物移植到中国,似乎逃不了被染上“中国特色”的命运。到现在为止,在中国人与中国人的面对面斗争中,成功者无一不是更“中国”的人。在晚清,慈禧太后与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的斗争中,那个深懂中国权力运作机要的老太太胜了。在民国初,从海外回来的孙中山被土生土长的官僚袁世凯轻而易举地打败了。

因此,认识清楚古老中国的内核,是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必须做的。这是我们走下去的前提和基础。

当我无法去改变别人的时候,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不被改变,不被柏杨的“酱缸”给湮灭。